追求自由的「報業大王」成舍我

文/宋佳霖

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八月,正當康梁變法如火如荼,維新派志士希求救亡圖存之際,距離風起雲湧的京師千里之外,南京下關的一戶姓成的人家,一個男嬰呱呱墜地。祖父為其取名為希箕,對其寄予厚望。而這個男孩,就是我國傑出的報業活動家和新聞教育家——成舍我。

成長經歷

成舍我祖籍湖南湘鄉,祖父策達,曾作過湘軍將領曾國荃的幕僚;父親成璧,任基層官吏維生。成舍我三歲時祖父去世,隨父遷居安徽安慶;五歲開蒙,誦讀經史詩文;十歲時,遇見了改變他人生軌跡的第一位貴人。

是年他的父親值任舒城監獄典史,恰逢囚犯集體越獄案發,由於上級官吏昏聵,其父被誣下獄。上海〈神州日報〉駐安慶記者方石蓀,仗義執言,撰文報導此事真相,一時輿論大譁,冤情才得昭雪。成舍我見證了新聞記者匡扶正義、明辨是非、維護社會的力量,開始對新聞事業感興趣。而方石蓀之子方競舟,激賞於舍我小小年紀落筆千言,遂引導其試撰新聞稿投遞於報社,屢被採用,更增強了他立志投身新聞業的信心。

成舍我十一歲後進入安慶湖南旅皖第四公學求學,辛亥革命後為安慶〈民岩報〉撰稿,加入國民黨。第二年被聘為外勤記者參與秘密反袁活動。民國六年(1917年),成舍我抵北平欲投考北京大學,因無中學文憑而輾轉找到校長蔡元培,自述求學之志請求通融,遂或准成為國文係旁聽生,一年後因為成績優異轉為正式生。1921年,成舍我順利從北大畢業,從此真正開始了新聞人生涯。

辦報之路

1915年,17歲的成舍我因參與反袁活動被軍閥盯上,為避禍從安慶遠走沈陽,任〈健報〉校對,後升副刊編輯並與總編輯王新命結為忘年交。進入北大後,經李大釗介紹入〈益世報〉兼職編輯直至1924年辭職。早年的記者和編輯工作為其新聞生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初步形成了他「報紙大眾化」的辦報理念。

「報紙大眾化」和「大眾化報紙」指的是製作報價低廉、發行量大、受眾廣泛、通俗易懂、短小精悍、反映人民生活的報紙。區別於西方有趣易讀的「大眾報紙」,成舍我認為報紙同樣應該肩負著啟發民智、為民代言、以進大同的歷史使命,以此開創了有別於黨報和文人報紙的第三條道路。

辭職後的成舍我,用多年積蓄的兩百大洋,在北平獨立創辦了〈世界晚報〉,次年又增辦了〈世界日報〉和〈世界畫報〉,形成世界報系,成為中國第一位嘗試「報業托拉斯」(壟斷報業集團)的「新聞大王」,也開始了他矢志不渝的辦報之路。1927年,由於北洋軍閥政局日益黑暗,成舍我南下南京創辦〈民生報〉,最高發行三萬份,位列南京各報之首。1934年,〈民生報〉因揭發行政院長汪精衛親信貪污被勒令停刊, 成舍我入獄。面對迫害,他的聲音振聾發聵:「我可以當一輩子新聞記者,汪先生做不了一輩子行政院長」。出獄後的成舍我毫不氣餒,前往上海並於次年創辦〈立報〉,發行量最高達二十萬份,創造了當時中國日報發行量最高記錄。

抗戰中,他又先後在香港和重慶復刊被迫停刊的〈立報〉和世界報系,準備在抗戰結束後於各主要城市辦起十家報刊,建立報業托拉斯。北平解放後成舍我避居香港,創辦〈自由人〉三日刊,1952年定居臺灣。1988年臺灣報業解禁,成舍我以九十高齡,在臺北創辦臺灣〈立報〉,以「搶救國家生存」和「維護大多數人民福利」為宗旨,「目的在使三萬畢業校友及在校同學有一確無黨無派,不偏不倚之日報,實踐其所學新聞理論與才能」

興學育人

除了以創辦報刊為民發聲,成舍我尤不忘提攜後輩、教育人才。感於新聞專業人士匱乏,1933年北平新聞專科學校成立,啟中國新聞學校之先。校長成舍我在開學典禮上提出「手腦並用、德智兼修」的校訓。此言並非空談,而是深刻落於實踐,學校只設置與報業工作對接的專業,分門別類培養印刷、記者、編輯、會計、公關等「健全的新聞人才」,也為當前專科學校對口課程安排起到借鑒作用。1955年由於臺灣報禁,成舍我在臺北辦報不成,轉而創辦世界新聞職業學校,1997年改為世新大學。其新聞傳播教育思想影響深遠,培養出了一大批新聞傳播高級人才。

除了教育理念,成舍我更是以身作則,一生為「新聞自由」與「人權保障」而奮鬥。作為一位缺乏西學背景的行動者,他與時代的思潮緊相呼應,逐步獲取行動的方向,推動「自由」的成長。1926年,軍閥張宗昌統治下的北平,〈京報〉社長邵飄萍、〈社會日報〉社長林白水先後罹難,唯有〈世界晚報〉以頭條大致哀悼,舍我也因此下獄幾至遇害。1955年擔任立法委員期間曾以「人權保障與言論自由」為題向立法院提出質詢,為蒙冤報人申訴發聲,挑戰執政當局戒嚴、報禁措施,義正辭嚴,擲地有聲。

同時,成舍我在新聞專業領域造詣頗深。成舍我擅長新聞採訪、評論寫作、報紙編輯、報館管理等多種新聞業務工作,堪稱全才,而持續七十多年的職業生涯和每日至少一千字的寫作形成了他過硬的職業素養。早年為〈益世報〉撰寫的〈安福與強盜〉一文,針砭時弊,痛斥北洋軍閥,極大提升了報紙銷量;畢業時在〈新青年〉發表的譯文〈無產階級政治〉與出版的〈中國小說史大綱〉,展現了他在思想和學術研究領域的成就。

1930年初,成舍我出國考察,先到法國考察新聞業,後到瑞士日內瓦參加萬國報界公會,又到比利時布魯塞爾報界公會發表演說,經德國、英國,到美國考察新聞事業,應邀至密蘇里大學新聞學院訪問。回國後發表數篇文章與講話,提出了對西方功利主義報業的思辨,為其平民主義與精英主義相結合的辦報理念提供了參考。舍我一生發表論文六十餘篇,極大推動了當時的新聞傳播學研究。 1991年,成舍我因病逝世。秉公執正,為民代言,創辦報刊,培養人才,潛心學術,矢志不渝。〈中央日報〉總編輯程蒼波評價他是中國自由史上一位真正獨立的記者,名副其實的「報業大王」。成舍我的五個子女均在各自的領域成就不凡,其中成幼殊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官,成思危更是民建中央委員會前主席和第九、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成思危和成舍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