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一丹:在前卫与传统之间
文/孙何緣
敬一丹于1955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童年和少年时期成长于新中国在“左倾”思想深刻影响下的革命年代,中学毕业后上山下乡成为知青,因为在中学曾经担任学校广播员,她被选为山里林场新建广播站的唯一一位广播员,因之开启了她和话筒一生的缘分。
因表现优异,她被调往林业局广播站,有机会接触到省电台的前辈,在专业人士的点拨下她升起了读书的念头,在机遇之下她被选拔进入北京广播学院,成为最后一代工农兵学员。80年代大学毕业后敬一丹进入黑龙江省广播电台,此时中国改革开放全面展开,电视开始起步,敬一丹曾被安排到省电视台客串播音员,第一次接触到电视行业。那时中国电视也还相当初级,黑白两色,也只能直播,据她回忆“(那时)广播是最正宗的,电视是新来的。电台看电视台,那眼光,就像国有大厂看乡镇企业。”
在省台工作五年之后,敬一丹依然觉得“学没上够”,在1983年28岁时,敬一丹考取北京广院的研究生,在攻读硕士期间,正值中国电视行业蓬勃兴起,主持人供不应求,敬一丹深受吸引,向当时的指导老师提交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特点》的硕士学位论文题,并在老师的帮助下寻访当时中国广播电视主持人的开拓者开启了三年的实地研究。在回忆录中她写道:“没有这三年,就没有后来的近三十年。当我从一个研究者成为一个实践者,从广播播音员成为电视主持人,我的话筒前,有了更大的空间。”获得硕士学位后,敬一丹留校任教,在1988年她被调往中央电视台担任记者和节目主持人,开始了她在央视的职业生涯。
亲历90年代电视新闻改革
90年代中国媒体制度改革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央视以开办栏目为突破口探索着电视新闻改革的方向。1993年春天,由敬一丹主持的言论节目《一丹话题》开播,它是中国第一个以主持人姓名命名的电视栏目,与90年代呼唤思想解放、开放言论、鼓励个性的特征遥相呼应。
那时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在节目开播半年之前,中国才刚刚确认了市场经济的方向,处在转型期间的社会迷茫与希望交织,也暴露出许多社会问题。“采、编、播合一”的工作方式对主持人本身的内容生产能力要求极高,敬一丹凭借她对于社会观察的敏锐嗅觉和对边缘人群的关怀捕捉到许多在当时看来深刻超前的社会问题。在开播的一年时间内,她将文化、教育、扶贫、户籍、市场道德问题一一制作成专题,与当时中国乃至世界的专家进行讨论,将内容丰富、充满启发性的节目带到观众面前。
在其中一期《关于扶贫的对话》中,敬一丹来到广西都安山区报道被形容为“人穷得没有了表情”的贫困状况,在与扶贫专家高鸿宾和经济学家安澜的对话中反思市场经济给贫困地区的影响以及反贫困的世界性难题,给无数观众以震撼,这种媒体不应“锦上添花”而应“雪中送炭”价值选择体现出敬一丹作为媒体人的强烈责任感和悲天悯人的底层关怀。
学者王浩评论《一丹话题》的成功时说:“《一丹话题》的观众群实际上是由节目制作者捕捉话题的能力所决定的。敬一丹往往在两端之间捕捉话题,一端是市场经济,一端是人。由此产生的话题,就把市场经济带来的社会变化与千百万中国人的命运结合起来了。”
1994年4月,《焦点访谈》开播。《焦点访谈》的播出延续了体制内电视新闻改革“自上而下”的风格,它最初正是央视为落实中央对电视新闻提出的针对社会“焦点、热点、难点”进行报道的精神而策划播出的一档节目。
1995年,敬一丹受邀加入新闻评论部《焦点访谈》栏目组,担任主持人。谈及放下自己手头的节目加入《焦点访谈》,敬一丹说:“舆论监督、每天、黄金时段……这太有吸引力了。”而在此之前,央视有舆论监督色彩的节目是《观察与思考》,只有每周一次,有时还会因阻力而断顿。
《焦点访谈》自一开播就打出了“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的宣传口号,其前卫的风格和紧贴现实的内容逐渐吸引了大量观众,甚至成为国家领导人热切关注的电视节目。记者因循观众给出的信息出现在一个个新闻现场调查报道、违法违规的各种乱象被曝光在大众面前,农民和工人也拥有了发声的渠道。新闻舆论展现出强大的社会影响力,许多节目曝光的问题甚至会连夜出现转机,第二天就有反馈结果,农村百姓和官员干部打交道的口头语成了“你听不听,不听,我们《焦点访谈》见”,有人形象地称《焦点访谈》为“焦青天”。
不仅在发声渠道不畅通的年代担当起“群众喉舌”,《焦点访谈》也在用这每天的13分钟向全中国普及“舆论监督”这个“生词”。当时的警察、法官、税务等当权者还不习惯被监督,“到处都是空白,也到处都是禁区”,敬一丹和同事们就从不那么敏感的小城市、农村一步一步推进报道,慢慢开拓新闻舆论监督的空间,比如1997年10月报道的河南警察张金柱开车撞人后把人拖死的事件,一经播出便在全国引起巨大轰动,也标志着《焦点访谈》的监督对象拓展到国家司法、公职人员。
同时,群众的公民意识逐渐得到启蒙,“那个时候的公民权利、宪法,存在,但离自己挺远,《焦点访谈》让他(观众)觉得离得近了”,作为全国性的现象级电视栏目,《焦点访谈》以电视媒体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推动了中国民主法治的进程。
2003年,《感动中国》第一次播出,作为年度人物评选节目,陈虻提出的“找好人”的思路为这个节目奠定了平民化的基调,也呼应了社会向善的精神需求。在此后的13年里,敬一丹和白岩松作为节目的固定主持在每年早春与观众见面,揭晓评选出的上一年的(一般)10位令人感动的个人或群体,从社会底层的邻里有爱到对职业信仰的坚守,《感动中国》书写出一代中国人的动人故事。
不同于《焦点访谈》中的严厉形象,《感动中国》中的敬一丹温暖、博爱,让人如沐春风的同时又能感受到深沉的力量。敬一丹自己曾提及主持《感动中国》的两大特点,仪式感和朴素。仪式感是为了体现敬意,而朴素则是更好地传递感动,谈到与获奖者的临场对谈环节,敬一丹在回忆录中写道:“在这里,我们近距离面对面,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想方设法接近、挖掘,把他们可敬可爱的形象展示出来,这也是我们表达敬意的方式。”
传统与前卫之间
敬一丹在刚刚进入北京广院时东北口音浓重,声音“有点白”,但在一次考试中得到了专业老师陆茜的肯定:“你注重内容,感情内在真实,这是正确的播音创作道路。” 柴静也曾说,敬大姐是那个年代过来的人,可是她却拒绝那个时代的语言。讲究真诚、用心,因情而动,留有余地,加之进入央视的年龄较大,让敬一丹“大姐”的形象深入人心。
然而太过于温和让敬一丹在做《焦点访谈》时吃了不少苦头,多次被评价“不够尖锐”“太温了”,比如在采访失足少年时开口就是“你这扣子怎么是红线缝的呀?在家谁给你缝?你妈来过吗?”说话语气被形容“像那孩子大姨”“大姐太心软”。新闻部主任孙玉胜评价敬一丹“是介于传统与前卫之间的形象”。后来节目实行总编辑制,主持人更多从事演播室工作,与现场拉开了一定距离,有了更多平衡的空间,敬一丹反思作为主持人扮演的角色:“舆论监督节目带来痛感,也许,锋芒毕露的人带来的是刺痛,而我带来的是隐痛。……过把瘾就死,那是愤青的表达。”
“我赶上了广播的高峰,又赶上了电视的高峰,还赶上了新闻节目的黄金时代,自然就有了难得的经历,也成就了自己的职业理想。”2015年,敬一丹正式退休,离开了工作20多年的《焦点访谈》,正如她自己回顾的那样,她一生的职业生涯跨越了媒体改革的黄金年代,见识过传统,也曾于潮头而立,她介于传统与前卫之间的形象不妨可视为巨变之下一部分中国人的性格,拥抱新变化但抖不落旧底色,被时代塑造的同时也推动着时代的前进。